课程介绍

《大学物理》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 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教材、 参考书和文献资料, 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出条理较清晰的 笔记、小结或读书心得,从而迅速提高自学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2)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并能够根据物理概念、 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对所研究 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 (3)会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与 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4)会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科学方法,分析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提出原理上的工程技术思路。 (5) 运用科学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技史观分析科技史上的科技事件,并对科技发展的方向、 特征有初步的认 识。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打下较好的物理基础,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阔思路及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上册》《大学物理下册》适合工科本科各专业 一、课程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较高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 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水平的有关问题,对于那些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属必讲内容,是课堂精讲的核心;属于重点考核内容) 。 理解属一般要求。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明了,并能地用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水平的有关问题,对于那些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不要求会推导(属要考查内 容,可选讲,是课堂精讲的补充,考核时应当商议后再定) 。 了解属较低要求。对于要了解的内容,应该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进行定性解释,还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义。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大学物理》主讲教师共三人,分别是班戈,陈坤,王妍。助教有王晨波,杨清云等。 授课对象为我校工科专业学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大学物理上册》和《大学物理下册》分别属于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分别为48学时,学分4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为理论+实验,最终成绩=理论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30%+平时成绩*1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所用教材:《普通物理学上册》、《普通物理学下册》胡盘新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1]《物理学》 (第四版) (上、中、下) 马文蔚(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2] 《大学物理》 (新版) 吴百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 《大学物理学 第一册 力学》 (第二版) 张三慧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大学物理学 第二册 热学》 (第二版) 张三慧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大学物理学 第三册 电磁学》 (第二版) 张三慧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大学物理学 第四册 光学 近代物理》 (第二版) 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7] 《普通物理学》 修订版) 程守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12 (82) [8] 《物理学 第四版 习题分析与解答》 马文蔚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9] 《大学物理导论》 (上、下册) 向义和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 University Physics 卢德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11] Classical and Modern Physics F.J.Keller,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1 [12] 《物理学教程》 (上、下) 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13]《大学物理》 (上、下)范中和,西大出版社,2005.11 [14]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崔觉梅编 ,西电出版社。2002.10 主要期刊: 《物理与工程》《物理通报》《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国际物理教育通讯》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