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五大支柱课程之一,继全国重点医学院校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之后,我校从1995年起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1998年在研究生中开设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技术课程,在近30年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199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2002年初步建成课程网站,2004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校级网络示范课程;2012年“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最佳优秀设计奖。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5年11月获第十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大赛一等奖。2015年“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系列微课程”获河南省多媒体教育大赛一等奖。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在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017年12月本课程被评为三全学院品牌课程(在线开放课程)。 主持完成的“创建基础医学类精品课程群,着力推进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2012年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豫教[2012]00917号);主持完成的“基础医学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共享的探索与实践”,2013年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鉴定(证书编号:豫高教改鉴字[2013]157号)。主持完成的“细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列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2020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进行的“本科医药院校生物医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2020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程主要目标 1.基本理论知识 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描述细胞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阐述细胞的某些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基本技能 熟练地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能进行细胞化学成分显示、染色体标本制备;初步掌握细胞培养、细胞冻存与复苏、细胞融合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3.基本素质 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谨态度、严谨的科学方法和严格的科学作风,有交际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为医学献身的精神。 (二)课程主要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凸现细胞生物学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叠核心学科(overlapping core discipline)”地位,精选“一流的教学内容”,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和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脱节。重点介绍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与凋亡,并注重结合医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主持完成的“现代信息技术下基础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0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研究报告)(证书编号:豫教[2010]08036号),发表教学内容改革论文20多篇。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本课程授课教师队伍为三全学院“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优秀教学团队”,有省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等。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2017年,本课程负责人杨保胜教授主持的“医学形态学系列课程教学组”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单位,并在2019年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检查中,其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混合式教学等方面,收到省专家组的好评。 本课程为我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适用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必修,考试课,共24学时,1.5学分。其中的实验教学内容,与医学遗传学的实验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内容,有机整合为一门独立的整合实验课程“分子医学实验”。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混合式教学方式,包括理论课多媒体讲授,实验课,课程网站上提交作业及网上学习等。 考核方式包括:包括闭卷考试占60%,网上在线学习占40%。 几年来我们深化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一流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大胆改革尝试,使教学内容达到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微型实验宏观化、复杂技术简洁化、昂贵实验仿真化、系统知识碎片化。主持完成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基础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2009年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获省级一、二、三等奖6个。构建教学资源库并上网,收集和制作细胞生物学动画1100多个,涵盖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所有章节,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开展基于本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2018年,杨保胜教授牵头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河南日报以“混合式教学改革培育新时代医学精英“为题目,进行了报道。 五、课程特点 教学基本资源完整,扩展资源丰富,包括案例库(72个)、专题讲座库、图片库(412张)、动画库(282个)、知识检索系统、演示实验系统、试题库、参考文献、外部链接、自编教材、诺贝尔奖等11个模块),其中制作动画97个(截止2020年11月8日)。教学网络课程中制作和引用动画110个,这些动画可以在线直接播放,不需要下载。 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对原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部分课程资源已在全国40多所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延边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同大学、泸州医学院、桂林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泰山医学院、长治医学院、包头医学院、北方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安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中实现共建共享。杨保胜教授主持完成的“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列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受到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会长、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主任、左伋教授等10多所国内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吴白燕教授、浙江大学张咸宁教授、中山大学蒋炜莹教授、山东大学王墨林教授、四川大学杨春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顾鸣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胡劲松教授、中南大学张树冰教授、同济大学彭鲁英教授)的同行专家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傅松滨教授的好评,2020年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多年来坚持选用和编写“一流的教材”,使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自编创新性教材和高水平的实验教材,并在2002年和2012年先后主编出版《医学细胞生物学》(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教材和配套多媒体课件(科学出版社),主编出版《形态学实验指导—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和《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2012),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3部。 参考文献 Adams GB, Alley IR., Chung U, et al. 2009.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depend on G-alphaS-mediated signalling to engraft bone marrow[J]. Nature 459: 103-107 Alberts B, Bray D, Johnson A, et al. 1998.Essential cell biology[M]. New York,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Alberts B, Bray D, Johnson A, et al.2002.基础细胞生物学[M]. 赵寿元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Alberts B, Bray D, Lewis J, et al. 1994.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M]. 3rd ed. New York,Landon: Garland Publishng Inc. Alberts B, Bray D, Lewis J, et al.1990.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M]. 2nd ed. New York,Landon: Garland Publishng Inc. Alberts B, Johson A, Lewis J, et al. 2002.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M]. 4th ed. New York,Landon: Garland Publishng Inc. Alberts B, Johson A, Lewis J, et al. 2008.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M]. 5th ed. New York,Landon: Garland Publishng Inc. Alberts B.2008.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张新跃,钱万强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Allis C D,Jenuwein T,Reinberg D.et al.2009.表观遗传学[M].朱冰,孙方霖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Avers CJ. 1986. Molecular Cell Biology[M]. Massachusetts: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Celis JE.2008.Cell Biology:A Laboratory Handbook 1(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1.细胞和组织培养相关技术、病毒、抗体、免疫细胞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Celis JE.2008.Cell Biology:A Laboratory Handbook 2(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2.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Celis JE.2008.Cell Biology:A Laboratory Handbook 3(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3.成像技术、显微技术、组织矩阵、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Celis JE.2008.Cell Biology:A Laboratory Handbook 4(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4.大分子的转移、表达系统、基因表达模型、蛋白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 Chung KY, Rasmussen SGF, Liu T, et al. 2011.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the G protein Gs induced by the beta-2 adrenergic receptor[J]. Nature 477: 611-615 Cooper GM.2000. The cell: A Molecular Approach[M]. 2nd ed. Sunderland (MA): Sinauer Associates; Devlin T.M.2008.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与临床[M].王红阳等.北京:科学出版社 Gilben SF. 2000.Developmental biology[M]. 6th ed. Massachusetts: Sinauer Associates,Inc. Publisher, Gilben SF. 2006.Developmental biology[M]. 8th ed. Massachusetts: Sinauer Associates,Inc. Publisher Goodman SR.2008. Medical cell biology[M].3rd ed.北京:科学出版社, Ishibashi K.2009.New members of mammalian aquaporins:AQP10-AQP12[J].Handb Exp Pharmacol,190:251-262 Karp G. 2007.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hments[M].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Karp G.1984. Cell biology[M].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Karp G.2002.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hments[M].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Karp G.2010.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6th ed.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Leduc C,Padberg-Gehle K,Varga V,et al.2012.Molecular crowding creates traffic jams of kinesin motors on microtubul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09(16):6100~6105. Lewin B, Krebs JE, Goldstein ES, et al. 2011.Lewin’s Genes Ⅹ[M].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Lewin B.2004.Gene Ⅷ[M].New York:Oxford Uni Press Lewin B.2009.细胞[M].桑建利,连慕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Lewin B.基因Ⅷ[M].余龙,江松敏,赵寿元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Lodish H, Baltimore D, Beak A, et al. 1990.Molecular cell biology[M]. 2nd ed.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 Books Inc. Lodish H, Baltimore D, Beak A, et al.1995. Molecular cell biology[M]. 3rd ed.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 Inc. Lodish H, Beak A, Kaiser CA,et al. 2007.Molecular cell biology[M]. 6th ed. New York: AM Imprint of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Lodish H, Beak A, Zipursky SL, et al.2000. Molecular cell biology[M]. 4th ed. New York: AM Imprint of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Marisa B,Ernesto C.2009.Calcium Pumps in Health and Disease.Physiol Rev,89:1341~1378 McKusick VA.1997.人类孟德尔遗传[M].11版.罗会元主译.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McKusick VA.1998.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M]. 12th e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asmussen SGF, DeVree BT, Zou Y, et al. 2011.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beta-2 adrenergic receptor-Gs protein complex[J]. Nature 477: 549-555 Rynearson AL, Sussman CR.2011.Nuclear 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oncogenesis[J].J Gastrointest Cancer,42(2):112-117. Thiele S, de Sanctis L, Werner R, et al. 2011.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GNAS mutation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type Ic defines a new subgroup of 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affecting selectively Gs-alpha-receptor interaction[J]. Hum. Mutat. 32: 653-660 Watson JD, Baker TA, Bell SP,et al.2008.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M],6th ed. Pearson Education Wen Q,Janmey P A.2011.Polymer physics of the cytoskeleton[J].Curr Opin Solid State Mater Sci,15(5)5:177-182. Xiao X, Zhang Q. 2009.Iris hyperpigmen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ocular albinism and the GPR143 mutation[J]. Am. J. Med. Genet. 149A: 1786-1788 陈 竺. 2011.医学遗传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仁彪,孙岳平. 200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诗书,汤雪明. 2004.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誉华. 2009.医学细胞生物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誉华.2013.医学细胞生物学[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凌晨,殷明畅.2004.分子细胞生物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韩贻仁. 2007.分子细胞生物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韩贻仁.2013.分子细胞生物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亦騉,曾宪录.2009.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胡以平.2009.医学细胞生物学[M].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以平.2014.医学细胞生物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继承.2005.医学细胞生物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李明刚. 2004.高级分子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志勇.2008.细胞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凌云,薛绍白,柳惠图.2002.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鲁润龙,顾月华.1992.细胞生物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罗深秋. 2011.医学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潘大仁.2007.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屈伸,冯友梅. 2009.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遗传学名词[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细胞生物学名词[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阮绪芝,梁玉华,杨保胜. 2002.医学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沈大棱,吴超群. 2006.Cell Biology[M](细胞生物学——双语教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宋金丹. 2003.医学细胞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孙开来.2004.人类发育与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孙开来.2008.人类发育与遗传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孙树汉,胡振林,颜宏利.2009.染色体、基因与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孙同天.2010.细胞生物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汪堃仁,薛绍白,柳惠图.1998. 细胞生物学[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金发. 2004.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金发. 2005.英汉细胞生物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培林,杨康娟. 2010.医学细胞生物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徐晋麟,徐沁,陈淳.2001.现代遗传学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杨 恬. 2005.细胞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 恬. 2010.细胞生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保胜,丰慧根,王天云.2005. 医学遗传学—原理与应用[M].2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杨保胜,郭化山.2011.医学遗传与优生[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杨保胜,贺艳敏.2002.遗传与优生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杨保胜,金政,李晓文. 2008.医学遗传与生殖科学[M].3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杨保胜,金政,苗聪秀.2004.遗传与生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杨保胜,李晓文.2005. 形态学实验指导: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保胜,孙银平. 2009.基础医学概要(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保胜,孙银平. 2012.基础医学概要(四)[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保胜,田中伟,石如玲. 2010.分子医学:基础与临床[M].郑州: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杨保胜. 2012.遗传病分子生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杨保胜.2010.遗传与优生[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杨抚华. 2007.医学细胞生物学[M].5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杨抚华. 2009.医学细胞生物学[M].6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杨富愉.2005.生物膜[M].北京:科学出版社 易 静,汤雪明. 2009.医学细胞生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2007. 细胞生物学[M].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2011.细胞生物学[M].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景海,杨保胜,颜真. 2011.药学分子生物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周柔丽.2006.医学细胞生物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左 伋. 2009.医学细胞生物学[M].4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旭阳,张清炯.2010.眼病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金坤林.2011.干细胞临床应用——基础、伦理和原则.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亚平.2009.干细胞衰老与疾病.北京:科学出版社 贾弘褆,冯作化.2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Kathleen PT.2008.Foundations in Microbiology.7th ed. Columbus,USA: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Wolfe SL.1993.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M].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Belmont 相关网站 http://bioscience.jbpub.com/cells/ http://jpkc.sysu.edu.cn/sysujpkc/ http://life.nenu.edu.cn/xbswx/ http://www.cbi.pku.edu.cn/chinese/documents/cell/ http://www.cell.com/ http://www.cella.cn/ http://www.cellbio.com/recommend.html http://www.cellsignal.com/ http://www.cscb.org.cn/ http://www.hgmd.cf.ac.uk/ac/ http://www.ncbi.nlm.nih.gov/omim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http://www.xxmu.edu.cn/zlgc/ http://icourses.open.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