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病理学》 一、课程简介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及检验专业。病理学的性质属于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任务就是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病理学是教育部规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与考试科目。根据我院2015年教学大纲修订计划,病理学理论教学为64学时,实践教学50学时,7学分,于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讲授。 病理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是在总论基础上,讲述各种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学习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总论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对各论具体疾病的理解,而各论的具体疾病的特殊性,又加深了对总论普遍规律的认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习临床知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的学习必须以其它基础医学知识为基础,如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等;同时,也为学习临床医学奠定重要基础。因此,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和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并结合研究生考试的相关内容,本大纲重点是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多发病、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新技术、新成就。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掌握多发病、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形态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②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变化及结局,并具备初步自学其它疾病病理学知识的能力;③了解外科病理活检和尸体解剖的意义、病理诊断程序及操作方法,初步学会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处理、使用人体病理材料,培养临床病理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主要病理过程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对重要的病理形态改变,包括大体及组织学病理变化,应具备熟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重要的病理过程和常见病中出现的症状、体征等要能够用病理知识进行解释,能把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医学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实践。 (二)基本技能 通过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掌握病理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术语。详细观察病理切片的病变并正确辩认组织的形态特点。 3.熟悉病理大体标本的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及常规染色的全过程。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初步树立预防疾病的战略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基本素质 1.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标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表达能力,镜下绘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3.体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学时分配 单元 名称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1 绪论 1 1 2 细胞、组织损伤与修复 5 4 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 5 4 炎症 6 5 5 肿瘤和淋巴组织肿瘤 8 5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8 5 7 呼吸系统疾病 6 5 8 消化系统疾病 8 5 9 泌尿系统疾病 6 5 10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3 2 11 内分泌系统疾病 1 2 12 寄生虫病 1 1 13 传染病和性病 7 5 合 计 64 50 四、 措施与评价 (一)措施 1.以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各环节(包括集体备课、集体教案、授课、课后辅导、考试等)。 2.利用多媒体教学示范有关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病变结构,以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理论联系临床,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任课教师每周定期辅导、指导自学及答疑。 4.病理学理论课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上网,以利于学生在校园网自学。 5.要求教研室主任听任课教师授课情况,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建议,要求教研室教师互相听课,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6.期末考试实行考教分离,试题分布均匀,难易适中,与往年重复率低于5%。 (二)评价 1.教学质量评价 按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师、学生及教研室主任综合评定;期中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意见,亦作为教学质量评定的参考资料;开展校园网上学生对任课教师授课评价。 2.学生成绩评价 学生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作业等)及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70%。期末考试试卷由客观及主观题组成,考完将成绩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并写出试卷分析报告。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序号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材类别 1 病理学 《病理学》第8版 李玉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8 “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 病理学 《基础医学概要3》 何群力 赵卫星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7 高等医学院校改革创新教材 3 病理学实验 《病理学实验指导》 杜华贞 崔静 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2016.02 高等医学院校改革创新教材 4 病理学实验 《医学形态学实验指导》第2版 杨廷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09 高等学校教材 5 病理学实验 《基础医学实验》 杨廷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07 改革创新教材 6 病理学 《病理学》第2版 王恩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12 “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7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邹仲之 李继承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1 “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8 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柏树令 应大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5 “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9 诊断学 《诊断学》第8版 万学红 卢雪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4 “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10 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第3版 刘彤华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5

课程通知 >>更多
  • 在线测试开放通知 2019-06-12
  • 实验十 病例讨论 2019-06-06
  • 消化系统疾病优秀思维导图 2019-06-06
  • 端午节放假课程安排 2019-06-03
  • 实验九 生殖、乳腺疾病、内分泌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2019-05-30
  •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在线测试 2019-05-27
最新动态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七章 感染性疾病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四章 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在线测试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六章 肿瘤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四章 炎症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病理学发布了新的测试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