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主要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方法和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给予最佳的心理护理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心理学基本理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心理评估,心理护理,临床心理护理方法,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1. 杨昕岳,女,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主要讲授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干预等内容。 2. 冯焱森,女,护理学硕士,主要讲授病人的心理护理等内容。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专业必修课,16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新模式,6个学时采用线上讲授教学,10个学时采用线下讲授。 线上授课: 有视频资源,讨论社区,微课资源与PPT等自学与交互内容,测试采用随堂测试与在线作业。 线下授课: 课程采用面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总结与情景式互动教学等等。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杨艳杰. 护理心理学.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二)参考资料 杨艳杰. 护理心理学.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钱明. 护理心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李天心, 岳文浩. 医学心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